江科大打造一流造船大學
2013-10-21 08:20:49 來源:新華日報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一艘萬噸巨輪,按傳統辦法設計,要幾十萬張圖紙。在位于鎮江的江蘇科技大學,憑借“造船流程過程仿真,全船三維化數字模型設計”技術,一張光盤就能完成各種復雜流程。
“我們不走綜合性大學的路子,就圍繞‘船舶’這個特色,做優做強。”江蘇科技大學校長王自力教授介紹。
業界流傳,“只要有船的地方,就有江科大的身影”。“蛟龍號”載人潛水器、大型水面艦艇、世界上最大噸位礦砂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……都有江科大的技術貢獻。記者采訪中注意到,該校的專業設置——56個本科專業及方向,已涵蓋了現代造船所有主要領域。
“一艘船,需要多種學科來支撐。做造船大學,很不容易;打造一流造船大學,更是工程浩大。”王自力介紹,他們的許多專業都有傳統辦學優勢。近年來,學校又新增設了“海洋工程(船型 船廠 買賣)與技術”“物聯網工程”等專業,力圖從原有的船舶制造工程向海洋裝備工程方向,從船舶電子信息、船舶通訊工程向相關物聯網工程方向拓展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空間。
王自力坦言,技術和人才,是未來造船業以及海洋工程發展的關鍵因素,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造船大學,責任重大。而他們的夢想,就是要打造國內一流造船大學。
據統計,目前全國骨干造船廠的一線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中,超過三分之一出自江科大。
“船舶工業是個艱苦行業,我們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,要沉得住、穩得下來,鍛造大家的‘船魂’精神。”江科大黨委書記王建華介紹,為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本領,學校不僅在教學軟件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上與國內船廠保持同步,而且在上海浦東設立了擁有200多個床位的實訓中心,各專業學生輪流去那里的大船廠實踐。
今年3月,江科大舉行春季人才專場招聘會,250多家企業慕名前來。其中,近十個地區以“組團”方式進場招聘。“我們就是看中這里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素質。”某企業負責人坦言。
江科大學生能力也強。2012年11月底-12月中旬,該校學子在“挑戰杯”創業計劃大賽、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、“MM百萬青年創業計劃”等全國實踐性、創新型大賽中捷報頻傳,連續斬獲5個金獎。
船舶設計能力不足已成為國內造船業的“硬傷”,造船大學與船企的深度融合,勢在必行。
2007年8月,由江科大、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、江蘇現代造船技術有限公司共建的“江蘇省船舶數字化設計制造技術中心”項目通過論證,這也是我省船企期盼已久的“技術加油站”。這個平臺積極推廣以數字造船、精度造船為方向的現代造船技術,不斷完善生產設計,已在南通、儀征、高淳等船舶工業基地規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,成為國內擁有船舶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軟件系統最齊全的科技機構。
江科大的金舟軟件有限責任公司,與造船企業嘗試聯合開發造船成本核算管理信息系統。江南造船(位置 評論 新聞)集團反映:“造船成本核算系統的實施,使我公司近一年節約支出、降低成本累計達到900萬元,有效控制了內外費用的不合理支出,降低了船舶產品成本。”該系統在上海、廣東、山東、浙江等地的修造船企業推廣應用,同樣產生了顯著效益。